期刊简介

               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98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92/R

邮发代号: 26-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成都市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13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及恋爱关系适应的问卷调查.结果爱情观与关系适应相关显著;爱情观中的友伴照顾、追逐游戏、浪漫憧憬预测恋爱关系的满意成长;追逐游戏预测矛盾冲突;牺牲付出预测自主共生.结论大学生的爱情观可能足影响恋爱关系适应的重要因素.......

    作者:樊帮水;刘江楠;李茂秋;李彦章 刊期: 2009- 03

  • 重庆某高校电子公告系统(BBS)心理咨询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校园电子公告系统(BBS)进行高校心理咨询的效果,为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统计重庆某高校2007-2008上半学年校园电子公告系统(BBS)心理咨询版块120个帖子的浏览量、回复量和同复率,运用t检验对74个求助帖、46个知识帖进行分析,统计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频次和浏览量.结果校园电子公告系统(BBS)心理咨询版块浏览量较大,求助帖和知识帖的回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作者:刘里里;刘云艳 刊期: 2009- 03

  • 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音乐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创伤后焦虑症状的疗效,为学校开展健康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45名震后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随机分为被动音乐干预组、主动音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3组大学生通过1个月的心理治疗,焦虑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

    作者:吴薇;柳子伯 刊期: 2009- 03

  • 衡阳市129名初二学生亲子冲突的实证研究

    目的探讨初二学生亲子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策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客观资料.方法采用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PCCS)(第3版),对衡阳市2所普通中学的129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亲子冲突各项内容发生频率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谈心频率是亲子冲突的重要家庭影响因素.亲子冲突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同避、屈从、妥协、退缩和第三方介入5种,其中妥协是好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结论父母教养......

    作者:蒋湘祁;何资桥;冯海平;刘稳林 刊期: 2009- 03

  • 遵义市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探索适合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为学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遵义市随机抽取24个班的中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连续18个月的心理干预,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体学生进行干预前、后测试.结果干预后.初中对照组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等7个因子和总症状指数上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学生的心理问......

    作者:杨映萍;谢琴红;潘贵书;宋兴勇;陈天余;刘红;胡云 刊期: 2009- 03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效果研究

    目的考察应用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方案,对9名留守儿童和11名非留守儿童组成的异质性团体进行11次团体咨询.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自编情绪问卷、单元反馈单、团体总反馈单等对团体咨询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团体咨询后,团体成员的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一般焦虑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

    作者:侯洋;李施漫;李毕琴;汤永隆 刊期: 2009- 03

  • 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特点,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首字母偏好测验编制姓氏偏好测验.随机抽取某大学10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姓氏偏好测验与生日数字偏好测验相关较高(r=0.938,P......

    作者:陈敏燕;史慧颖;陈红 刊期: 2009- 03

  •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地震是重大应激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感,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焦虑、紧张、恐惧等一系列应激反应[1].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为普通人群的2倍[2-3].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现有心理问题者占14.67%,严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杀倾向[4].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5].汶川地震发生......

    作者:胡丽;赵玉芳 刊期: 2009- 03

  • 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河南省3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56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 03

  •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

    作者:高亚兵 刊期: 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