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981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92/R

邮发代号: 26-4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5年第12期文章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99例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结果病例组儿童智商(IQ)为99.92±15.44,对照组IQ为106.96±11.93,均处于正常水平;病例组儿童语文和数学成绩优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儿童经常独自呆着、动作缓慢、非常不安、不能长期静坐、经常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

    作者:熊忠贵;徐海青;石淑华 刊期: 2005- 12

  •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接纳问卷(SAQ)、应对方式问卷(CSQ)对高校贫困生154名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SCL-90各因子分和情绪缓冲性应付方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SAQ总分及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和指向性应付方式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SCL-90因子分与SAQ总分及自我接纳因子和PO......

    作者:曾天德 刊期: 2005- 12

  •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了解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在中国适用的信度和效度,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估确立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应用美国心理学家编制的对中国212名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7,问卷5个维度相隔3周的重测信度为0.78~0.86,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总体上五维模型的拟合可接受.结论该问卷具有基本符合心理计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魏源 刊期: 2005- 12

  •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量表》区域性常模研究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很少.自编的,经过2次修订后研究表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2].该量表是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所编制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量表的区域性大学生常模.......

    作者:翟红娟;王欣;左晓冬 刊期: 2005- 12

  • 某高校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为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对10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运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问卷,对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作者:孙海双;夏晓燕;胡庆成 刊期: 2005- 12

  • 大理学院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业方面存在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2].为此,笔者于2004年6月就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维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玉福 刊期: 2005- 12

  • 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

    生命是人的诸种价值形式中基本的形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空难、水灾、地震、海啸、恐怖事件的频繁出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取向亦日益增多,如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因此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笔者就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作者:何源;徐济达 刊期: 2005- 12

  • 高校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工作及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处方内容自行设计问卷,于2004年9~11月对山东省5所高校的1094名入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74.9%,处方实际发放率为84.3%.结论发放处方能有效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作者:魏霞;闫静弋;席庆兰;杨育林 刊期: 2005- 12

  • 黔南州少数民族中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在黔南州12个县(市)中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布、苗、水、汉4个民族15~17岁学生2500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艾滋病和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黔南州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存在一定的民族、性别和年龄差异,与全国部分省市比较,也有一定的地区差异.结论条件局限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恐惧......

    作者:田应娟 刊期: 2005- 12

  • 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聊天情况分析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手机族们时尚的沟通方式,也逐渐占据了青少年交往行为的重要位置.而短信聊天是青少年短信交往行为的主要方式.聊天的特点在于它的无目的性,与传统聊天、网络聊天都有基本相似的功能,即可以交流情感、促进友谊、传递信息、满足表达欲望;但又与传统聊天的面对面交流和网络聊天的虚拟性有所区别.为此,笔者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聊天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周鸿敏;邹婷芳;刘淑琴 刊期: 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