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属国家级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一本指导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性杂志。主要内容为普及学生卫生保健科学知识,交流与推广国内外有关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智力开发的科研成果及工作经验,介绍学校卫生医师、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知识与操作技术,刊登有关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卫生监督监测、常见疾病防治措施经验与综述等。本刊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4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评为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期刊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时间:2024-12-06 10:35:35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symptom),如疼痛,不适,畏寒等;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sign),例如心脏杂音,肺部罗音,血压升高,反射异常等。但是也应当注意,有的疾病,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症状和体征。据调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许多早期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无主观症状和容易察见的体征。但如果对这些无症状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或特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异常变化。因此,对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动脉粥硬化、血吸虫病等在一范围内进行普查,以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就是指劳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其中,劳动是最重要的。疾病时的各种异常变化,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从劳动力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劳动力,从暂时的缺勤直至长期或终生不能参加工作。在劳动力受影响的同时,其他社会行为也将受到影响,如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文娱活动和旅游活动等,甚至不能自理生活。某些精神病患者除了丧失劳动和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以外,还可能进行犯罪活动,这也是社会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